辽宁省归国华侨联合会无障碍浏览
侨心向党六十年 新时代助力振兴发展谱新篇——辽宁省侨联60年发展综述
2023年04月12日  来源:侨园杂志社

辽宁省侨联成立于1962年领导下的由归侨、侨眷组成的全省性人民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

壮丽六十年,侨联四海亲。在中共辽宁省委的关怀和领导下,1962年11月22日,辽宁省第一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沈阳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辽宁省归国华侨联合会筹备委员会。此,千千万万、一代一代从辽宁这片黑土地上远行和归来的游子,有了一个可信赖的温暖之家、团结之家、奋斗之家。截至目前,辽宁有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约300万人。辽宁省14个市全部成立侨联组织,100个县(市、区)中,94个县(市、区)成立了侨联组织。共成立13个大中企业侨联组织、25个大专院校侨联组织,并成立了高校和大中型企业侨联协作委员会。“侨胞之家”活动场所126

60载初心不改,60年踔厉前行。辽宁省侨联在省委的领导下和中国侨联的指导下,广泛联系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努力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建功立业,为推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出了积极贡献。

爱国爱乡为辽宁“六地”增添侨的红色底蕴

辽宁的侨联事业走过艰难曲折的道路。从华侨史的角度来看,辽宁华侨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历史传承悠久,形成过程典型,流向较为特殊,他们在国外饱经磨难,有强烈的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

近代以来,辽宁华侨沉淀出具有辽宁特色的脉络谱系,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光荣传统和丰富的历史经验,在中国华侨史中占据了一定地位。他们心系祖国,情牵故土,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大力支持革命和建设,为祖国的民族解放,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良多,彰显了中国人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情怀。他们矢志不渝、前扑后继,为辽宁“六地”的形成增添了侨的红色底蕴,为新中国的建设与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清末民初,曾出国留学或考察的谢荫昌、陈振先、周树模、梁如浩、许世英等人到东北,使东北三省尤其是辽宁地域“一隅之地,人才济济”。1911年4月,抗击鼠疫的斗士伍连德在沈阳主持的“万国鼠疫研究会”,成为近代中国召开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学术会议。逮至东北大学建立,任职的海外学子更蔚然成观。美国密歇根大学学士汪兆璠任文法科学长,留德工学博士赵厚达任理工科学长,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数学学士冯祖荀为理科主任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庄长恭为工科主任教授,宾州大学建筑系学士梁思成为建筑系主任……。他们不仅成为发展现代东北的重要功臣,也是风云一时的近代政治、外交、经济、文化、教育人物。

在中国民主革命时期,他们投身时代洪流,为中华民族的觉醒和解放做出了贡献。如吴景濂、张榕、蓝天蔚等有识之士,在奉响应孙中山倡导的辛亥革命,积极开展民主革命活动;傅立鱼在大连《泰东日报》介绍苏联十月革命及其领袖的情况,赞扬列宁的卓越功绩及其革命理论,广泛传播共产主义思想,被誉为辽宁最早传播马列主义的先驱。1920年,他创办了东北地区第一个青年爱国进步团体——大连“中华青年会”。这一时期的泰东日报社也曾是我党地下组织活动的掩护地之一。

他们为抗日战争奔走呼号。九一八事变后,周鲸文在京津组织民众自救会,出版《自救》刊物;阎宝航相继组织起“辽宁省国民外交协会”等反日群众团体,联合高崇民、王卓然等人发起组织“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大力援助东北义勇军抗日;张克威从美国归国参加东北抗日救亡团体,广泛联络上层人士;何松亭、张为先回到沈阳建立东北地下秘密情报组织,该组织成为我党在东北地区重建最早的秘密情报组织。

他们的英勇行动为国歌积累了素材。辽宁华侨华人留学生等踊跃回归祖国,发起建立和参与东北抗日救亡组织,支持东北救亡活动。1931年10月19日,留日学生张显铭与孙铭武组织成立“血盟救国军”,张显铭主创的“血盟救国军军歌”成为《义勇军进行曲》的重要母本。

他们为解放战争流血牺牲。其代表人物当属在义县城下牺牲的人民炮兵奠基人——朱瑞(莫斯科中山大学、克拉辛炮兵学校留学生)。他组建起的我军第一支炮兵司令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们为共和国的工业发展殚精竭虑。新中国成立以后,以知识分子、爱国民主人士为主体的华侨群体纷纷回国,许多优秀的海外知识分子、科技人才充实到辽宁的工厂、矿山及科研院所等,为我省乃至共和国的工业发展作出贡献。、师昌绪、葛庭燧等专家组建的中科院金属所,对新中国钢铁冶金行业具有深远影响;靳树梁调任东北工学院(今东北大学)院长,为新中国冶金工业培养了一大批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高级人才;彭士禄投身到原子能研究领域,成为我国“两弹一星”的功勋人物。

他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吕去病领导研制我国近代炮兵火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军中华侨兵”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著战功。此外,因为建立地方政权和巩固东北边防等需要,许多“军中华侨兵”或转业或因工作需要在辽宁大地上扎下了根

同心同德,书写新篇。1962年11月2229日辽宁侨史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辽宁省第一次归国华侨代表大会召开,宣告我省省一级的侨联组织——辽宁省侨联筹委会正式成立。

辽宁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侨工作。中共辽宁省委第一书记黄火青等党政领导出席了筹委会议,会议由归侨代表张克威主持并致开幕词,与会99名代表审议通过了晏璐莎所作的工作报告,选举张克威为主任委员。会议确定侨联是党领导下的团结、联系归侨、侨眷和华侨的人民团体,以宪法为准则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维护归侨、侨眷和华侨的合法权益,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为促进祖国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积极的贡献。

辽宁省侨联筹备组织成立以后,贯彻中央的相关政策与精神,对归侨、侨眷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教育,保护华侨、归侨、侨眷合法权利和利益等方面,做出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例如在1966年,组建起辽宁省第一个华侨村当时正逢华人华侨的归国潮许多侨居朝鲜的华侨抛家弃业,赤手空拳回到祖国。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特别是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拨专款在盘锦大洼县王家农场东方红村,建起了辽宁省第一个华侨村。

凝心聚力,助力辽宁改革发展大业

粉碎“四人帮”以后,侨务工作重新被提上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辽宁省侨联结合辽宁改革开放的实际,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深怀爱侨之心、恪守为侨之责、善谋富侨之策、多办利侨之事为构建和谐辽宁,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尽心尽力,受到了省委领导的肯定。

知侨情、联侨心、排侨忧扎实开展群众工作辽宁省侨联从实际出发,认真探索,组织起来,活跃起来,不断加强基层侨联组织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工作,寓宣传教育于群众活动之中,切实发挥侨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纽带作用。

维护侨益强化优势参政议政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维护侨益是《中国侨联章程》赋予侨联组织的重要工作职能,也是侨联组织的基本任务。辽宁各级侨联组织高度重视维护侨益,立足解决侨界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想侨胞之所思,急侨胞之所急,主动协调有关部门解决涉及侨益的重点、难点问题,为维护社会稳定、进一步推进辽宁经济建设以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建功立业

唠乡情、谈友情、话亲情,不断扩大海外联谊辽宁省各级侨联充分发挥归侨侨眷和海外华侨华人社团、顾问、侨商会员的作用,为增进海内外侨胞和国内群众的和谐海外侨胞和侨团之间的和谐作出了积极努力同时充分运用海内海外“两个平台”,发挥财力智力“两个资源”,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弘扬侨联精神践行侨联使命在辽宁省侨联走过的六十载风雨历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满怀爱国热情的侨界精英。他们投身在省侨联下设或主管侨界青年委员会、法律顾问委员会、特聘专家委员会、新侨创业创新联盟、高校和大中型企业侨联协作委员会、摄影家协会、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省侨商联合会、辽宁东北亚经济文化促进会等专委会和24个社团组织奋力开拓侨务工作的新领域、创造新方法、探索新理论,创造了一连串的“辽宁第一”。

组织辽宁省侨界第一个赴老山前线慰问团辽宁省侨联不断弘扬心系祖国、心系家乡、奉献爱心的家国情怀。辽宁华侨化妆品厂是辽宁省侨联创办的侨属企业。1986年元旦,该厂代表辽宁省侨界,组织慰问团赴老山慰问前线官兵。他们带去荣获沈阳市金星杯名优新产品,能消炎、止痒、防治湿疹的“洁肤露”,减轻“猫耳洞”里战士们受蚊虫叮咬和湿疹缠身的痛苦。

召集辽宁省第一次侨史理论研讨会省侨联广泛联络全省各地华人华侨世界各国的热心人士共同致力于华侨文化的友好交流。1987年11月24日辽宁省首次侨史理论研讨会在沈阳召开,当日成立辽宁省华侨历史学会选举产生了省侨史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学会的宗旨是开展侨史研究,进行学术交流,为海外华侨、华人争取平等权利,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服务。

迎接辽宁省第一个参加租赁、承包的归侨省侨联聚侨智集侨力,引进侨资企业落户辽宁。1987年,在各部门的配合下,朝鲜归侨赵云令参加了辽阳市滨河化工厂的租赁、承包,当年盈利745万元,并将所得全部奖金66.5万元用于职工住房建设他也成为辽宁省第一个参加租赁、承包的归侨。

筹划辽宁省第一个侨界英模报告团省侨联及时发展侨界代表人物,激励全省广大归侨、侨眷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为辽宁发展做贡献的热情1990年10月17日至11月13日省侨联与省侨办在锦西市炼油总厂的大力支持下,联合组织了“钟汉彬事迹报告团”,先后在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等12个市做巡回报告。

推出国内第一份侨界经济类报纸省侨联坚定不移地开展文化建设与交流,1993年9月,经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和国家新闻总署批准,省侨联创办了全国第一份侨界经济报——《华侨商报》。该报聘请陈香梅女士为顾问,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省侨联广泛联系“一高两多”(即归侨、侨眷文化素质高,脑力劳动者多,高中级专门人才多归侨、侨眷发扬他们爱国爱乡的光荣传统,鼓励他们以广博的专业技术知识众多的海外关系和资源为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笃行十年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进入到新时代,辽宁省各级侨联组织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侨联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凝聚侨心、侨智、侨力,侨联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为辽宁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服务辽宁经济发展中发挥独特优势省侨联发挥资源优势,积极为辽宁引资引智牵线搭桥,推动海内外经贸交流连续13年举办“创业中华 侨商辽宁行”品牌活动,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位世界知名和实力雄厚的侨商走进辽宁,举行报告会、推介会、洽谈会等对接交流活动百余场对接项目700余个,投资总额达2000亿人民币。以项目签约、落地为目标,与政府部门、侨商组织、侨商企业积极联络,明确“项目管家”、定期调度。2021年中国侨联与辽宁省政府签署共同推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在疫情背景下,运用线上线下方式开展了创业中华侨商辽宁行目前辽宁冷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项目落地在全国地方侨联率先与中科院沈阳分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科研院所侨联组织,开展特聘专家走基层等惠企助侨活动,创建新侨创业创新基地35在全国率先成立省级“新侨创新创业联盟”,举办“创业中华· 侨智精英讲坛”,举办“海外侨界高层次人才为国服务辽宁行活动”省侨联荣获中国侨联表彰“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奖”“创新成果奖”25人次,“创新团队奖”11个。“侨商汇”大数据平台正在侨商组织中推广使用。4家侨商会被授予“全国先进侨商社会组织”和“优秀侨商社会组织”称号。省侨联多次在全国侨联经济科技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辽宁侨商组织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完善机制,维护侨胞权益情暖侨心建立全省侨联系统维权工作机制,建设多元化为侨服务平台。省侨联与省高院定期召开涉侨诉讼协调对接会议,聘请省高院侨界特邀调解员,建立省侨联维权基地5个、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服务站7个,召开涉侨企业营商环境座谈会5次、诉讼协调对接会百余次。全省63个侨联机构、58个行业调解组织和106名律师调解员陆续入驻最高院法律调解平台,参与全国维权案件调解工作。近年来,累计对接侨界维权案件570件,发出省侨联维权公函100余封深入侨企纾难解困,通过侨帮侨等方式积极协调和安置侨胞子女上学、就医、就业等问题。全省14个市全部成立法律服务机构,多次承办中国侨联“法治中国·你我同行”等侨界法治学习宣传活动。“七五普法”期间,各级侨联开展宪法、民法典、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普法宣传,发放宣传材料近6万份,有效提升侨胞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目前,省侨联已在全省设立112个侨法宣传角,积极做好《侨法》的学习、宣传和普及工作。近年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来电2400多人次,做到侨胞来信来访件件有回声、事事有着落。省侨联荣获“全国侨联系统维权先进单位”。

以乡情亲情爱国情为纽带,海外联谊联络影响更加广泛以侨为桥、内外联动,扩大国际朋友圈。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走进海外侨社、侨企、侨校,深耕朋友圈,精心涵养侨务资源。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辽宁项目推介会72场,海外华文媒体和当地媒体报道赞赏侨联积极为辽宁对外开放打开“通道”、拓宽“渠道”、铺设“管道”。各级侨联组织共接待海外华侨华人团组500多个、近万人次。省侨联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著名侨团保持紧密联系,八代会以来省侨联聘请海外顾问、海外委员近千人次。鼓励和推动辽宁籍海外侨领在当地100多家主要协会商会担任主要领导职务,为更好服务当地社会,提升辽宁影响力,传播辽宁好声音做出了贡献。协助配合省人大机关、省政协机关、省委组织部、省商务厅等省直有关单位及沈阳、大连、葫芦岛、沈抚新区赴海外开展经贸合作、人才引进、文化交流及推介会、说明会等活动57场次。疫情爆发以来,积极帮助海外侨胞解决出入境、抗疫物资等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做好暖侨心、稳人心、树信心工作,让海外侨胞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侨胞之家的温暖。

拓宽渠道,参政议政水平有新提升积极推进参政议政,建言献策成果丰硕。目前,全省各级侨界有人大代表133人、政协委员322人,向各级“两会”提交提案建议1421份,被采纳520件。省侨联特聘专家建言献策的多篇建议被中国侨联《侨情专报》采用,我省专家多次荣获“中国侨联特聘专家建言献策一等奖”。智库沈长征等关于《提升辽宁省环境生产力策略的调研报告》和《实施文化遗产牵动战略助力辽宁振兴的建议》,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

增强文化自信,文化交流效应不断扩大近年来,由中国侨联主办,省侨联积极承办开展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辽宁夏令营、冬令营和“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辽宁网上夏令营活动,阐释弘扬辽宁“六地”红色文化丰富价值内涵,精心设计课程,共有25个国家59个班次近2500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其中500名营员参加了网上夏令营,在侨界新生代心中种下祖(籍)国情感和中华文化的种子,让海外华裔青少年了解辽宁,热爱辽宁,增进侨胞对祖(籍)国和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挖掘爱国主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荣获“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称号的单位已有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抚顺雷锋纪念馆、辽宁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葫芦岛兴城古城等13家,加强横向互动联系,把独具特色的基地宣传好、运用好,讲好辽宁故事。“追梦中华·百年赤子心”全球华侨华人短视频征集和展示活动中,省侨联荣获中国侨联颁发的“优秀组织单位奖”推荐短视频作品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展现了辽宁侨界与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歌颂建党百年来的丰功伟绩,赞美辽宁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节庆期间,承办第四届世界华侨华人摄影展辽宁巡展、省侨联书画摄影作品展、舞蹈艺术节、“亲情中华·走进侨乡”文艺演出等活动212场。“亲情中华·海外巡演”在海外刮起强劲“东北风”。党的二十大召开期间,发布了《辽宁侨界热议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共有132名海内外侨领侨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发表感想感言,兴起了侨界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主办、辽宁广播电视集团承办的首届“我眼中的辽宁”主题作品征集活动省侨联推荐的《我的家乡辽宁营口》《我眼中的辽宁》等视频、文字类作品入选“我眼中的辽宁”评选名录,辽宁省侨联荣获优秀组织奖。

积极实施“侨爱心工程”,参与社会建设工作扎实有效助力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侨界危房险房、大病、子女就学等特殊救助,走访、慰问、救助困难归侨侨眷、老归侨等1万余人次,累计发放困难救助资金1500多万元。建立“省侨联侨爱心精准扶贫基地”5个,在全省范围推广“侨联+企业+农户”三方合作的精准扶贫示范项目。建立“省侨联侨爱心乡村振兴基地”4个。开展“侨爱心送温暖医疗队”“侨爱心光明行”“珍珠班”“长坪国际宫颈癌筛查计划”等活动,为白内障患者、困难高中生、大学生、女性群体、对口援疆学校等提供公益服务累计投入500万元。慰问散居困难归难侨,为旅朝老教师、老侨干争取中国侨联支持每人每月1500元,让侨胞拥有更多幸福感、获得感。积极扶植和挖掘机关下派干部所在乡村的产业扶贫项目,为乡村栽种果树苗木、翻建村委会、修路、建医疗所等,投入款物达759万元,村容村貌和农民收入发生了巨大变化。省侨联驻村工作干部获评“中国侨联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从新冠疫情爆发截止目前,省侨联组织捐赠物资和善款合计7800余万元,彰显了侨界大爱。侨

新的赶考之路赋予新的时代使命,新的奋斗征程呼唤新的担当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加强和改进侨务工作,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这充分体现党对侨务工作、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希望和激励,更道出了广大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共同心声。

辽宁省侨联正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工作和侨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围绕新时代中心任务在服务大局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踔厉奋发、主动作为,当好党和政府联系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纽带,推动新时代侨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